“一人一策”
精准对接精细服务稳就业
“今天约你过来是做一个回访,了解一下你就业之后适不适应?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区人力社保局公服中心,人才服务科科长董泉正在向刚就业不久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小李了解近况。
(资料图片)
在我刚毕业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就业方向的时候,公服中心的老师们及时给予我帮助,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找到适合的就业方向。他们还不间断电话回访,帮助提供见习岗位,邀请我参加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让我积累了经验,也提升了专业能力,最终顺利就业。
——景山街道高校毕业生张同学
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
促进残疾人就业
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是东城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在区政府主导下,残联系统联合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地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大家好,我是一名热爱音乐的盲人主播李广洲,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直播课学习到声乐知识。”这是李广洲在萤火虫公益直播平台上直播授课时的开场白。双眼残疾给他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2022年年初,奔波于各大舞台表演的李广洲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最终决定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声乐特长,他找到了萤火虫公益直播平台,经过面试与沟通,成为一名萤火虫公益直播平台的签约授课主播,月薪1.5万元起。“萤火虫”直播团队根据他的自身特点全力打造他的个人IP,运用他的声乐专业知识定制互联网销售课程。 多年来,区残联始终致力于残疾人高薪就业领域的创新与探索。2021年,在中国残联、北京市残联支持指导下,区残联创办一个立足残疾人直播带货,集销售扶贫产品,老字号探店宣传,公益、文创、非遗等传统文化宣讲于一身的“萤火虫”公益直播平台,探索互联网就业岗位的研发与培育,力求打造残疾人就业新渠道。目前,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文案、剪辑、摄影、售后客服等就业岗位十余个,已培养签约的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心智障碍的残疾人主播35名,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收,个别优秀的全职主播已突破月薪1万元。 一直以来,东城区不断健全服务合作机制,与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签订就业服务协议,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机构的专长和积极性,开展针对残疾人群体的技能培训、推荐上岗、创业扶持、稳岗跟踪等相关服务。 同时,用足用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和岗社补贴政策,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不断提高人岗匹配度和就业成功率。 去年,东城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招聘服务等系列活动,共计安置182名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参加毛猴制作培训 开设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培训班 此外,区职康中心不间断开展丰富的生活技能培训,培训老师走进18个职康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职康学员讲授夏季冷饮、日常面点制作等技能,通过视频培训为职康学员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使职康学员提升实操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据统计,东城区去年共计开展职康学员生活技能培训36场次,培训582人次。 开展生活技能培训声音VOICE儿时的一场车祸导致我在视力、肢体、听力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损伤。参加西式糕点烘焙制作培训、取得高级面点师证书……在区残联的扶持和帮助下,我开了一家甜品店。对我来说,能够自食其力,除了保障基本生活,更意味着自尊、自信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有家甜点”蛋糕店负责人孙静
“护薪行动”及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多年来,东城区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根治欠薪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欠薪案件发生。遇到农民工欠薪问题,积极畅通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做到接待、调处及审结“三优先”,对困难农民工开展法律援助,实现农民工工资报酬争议案件、农民工工资支付案件100%办结。 去年8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收到反映拖欠工资的12345市民热线派件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仲裁员调查得知,拖欠工资的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该公司为某建筑工地的分包企业,因疫情原因施工延缓,造成总包支付的工程款与实际成本差距较大,因此该公司借未清算为由拖欠近100名农民工工资。 执法人员对工地用工情况进行检查 为尽快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区仲裁院在收到案件次日就向分包单位送达了应诉材料,以线上方式联系职工调查缘由,并在开庭前先后三次约谈用人单位,析明调解优势,督促用人单位积极与劳动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在仲裁指导下尽快拟定调解最佳方案。 “我们分两批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总包、分包、班组职工代表三方现场确认拖欠工资数额,并就付款期限、付款方式以及其他争议事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仲裁员介绍,8月底,91名农民工拿到了共计398万余元工资。 “本案如果采取开庭裁决手段(仲裁法定审限45天),或被拖入‘两审’过程,结案周期可能大为延长。”仲裁员表示,通过案前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一案四调”工作机制,将调解快捷、灵活、柔性的优势充分融入劳动争议治理,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 走进工地向农民工宣传相关政策 东城区深入开展“护薪行动”,通过“调解办案”将“接诉即办”与“一案四调”工作机制相融合,坚持做好促进沟通的“中间人”,在查清案件事实前提下,尽力促成双方意见和平对接与即时反馈,进而推动争议柔性化解、基层解决。同时,持续畅通农民工集体争议绿色通道,设立农民工集体争议窗口,提供调解及法律援助服务。去年,共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法律援助226人;审结农民工维权案件1274件,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结率达100%。 此外,东城区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监管方案,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督促工地规范用工管理,源头化解欠薪问题。去年,东城区累计巡查用人单位673家;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78件、欠薪平台案件442件,时效内结案率100%;作出行政处罚38件,公布3家重大违法行为单位。 声音VOICE经常有区人力社保局的工作人员过来给我们做培训,告诉我们在签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还有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时应该怎么去正确维权。同时,工地也会对工资结算方式、加班费明细等进行张贴公示,让我们很放心。
——王府井地区某工地员工梁先生
总策划: 郭佳 策划:李懿乔斐陆瑶黄明健 文字:刘旭阳 图片:刘旭阳区人力社保局区残联 视频:东城人社 北京时间 编辑:褚晓蒙 审核:高明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东城(ID:bjdongcheng_gov)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北京东城APP
长按二维码识别